孫儷:演瞭《羋月傳除油煙機》 我的胸懷更大瞭(圖)

2015年1月5日,大型古裝傳奇劇《羋月傳》在橫店舉行媒體發佈會

圖為孫儷。

“娘娘”孫儷亮相。

2015年最受期待的古裝大劇《羋月傳》正在熱拍。 該劇前天首次向媒體開放探班也正式揭開神秘面紗。一樣的導演,一樣的編劇,一樣的女主角,一樣的古裝宮廷題材,《羋月傳》註定逃不開和《甄嬛傳》比較的命運。對此,導演鄭曉龍說,聰明的做法是在高山旁邊另立一個沒有可比性的高山——從曝光的8分鐘片花可見,《羋月傳》從格局視野、情節寬度到人物厚度,都比《甄嬛傳》更進一步,誠如編劇王小平所說,《甄嬛傳》如小港灣裡面行舟,《羋月傳》則是海洋裡經歷大風大浪。主演孫儷則半玩笑半認真地說:“演瞭羋月,心裡裝的都是國傢大事,胸懷也大瞭”。2015年底,將在北京衛視和樂視網開播。

不怕對比《甄嬛傳》 《羋月傳》自成一派

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,鄭曉龍笑言,他不好意思說《甄嬛傳》是高山,但確實在很多人心目中印象深刻,“你非要在它的基礎上弄一個更高的山,我覺得那是比較愚蠢的做法,比較聰明的做法就是在它的旁邊再豎起一座高山,沒有可比性的高山,觀眾一看,這也不錯。”

《羋月傳》講述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政治傢“羋月”極為曲折傳奇的人生故事。 王小平透露,《羋月傳》的故事風格與《甄嬛傳》會很不一樣,“《羋月傳》的故事實在是比《甄嬛傳》要復雜得多,這種情節上的大開大合,人物命運的大起大落,《甄嬛傳》跟它比起來,就像在一個小港灣裡面行船,《羋月傳》是在大海裡頭經歷大風大浪,真的不一樣”。作為《甄嬛傳》和《羋月傳》的共同的編劇,王小平毫不諱言後者要難寫的多,前者尚有小說作為電視劇的基本框架,後者則需要編劇在模糊的歷史煙雲中重塑一個世界,“這個戲給我一種可能,我把任何一個女性對男性的全部幻想都實現瞭。”

羋月的臺詞比甄嬛難 特意請教授講歷史靜電機推薦

自從演瞭《甄嬛傳》,“娘娘”就成瞭孫儷的代名詞,如今出演《羋月傳》,孫儷劇沒拍完就受到瞭觀眾極大的關註,劇組成員一提孫儷也是贊不絕口,鄭曉龍誇她勤奮好學,王小平贊她天資聰穎,等於是把演員的所有優勢都占盡瞭。鄭曉龍說,《羋月傳》裡,羋月從一個小女人逐步成長為中國最早的一代政治傢,如同中國的伊麗莎白一世。“盡管我們這個戲不是同期錄音,但是孫儷為瞭把臺詞說好,抑揚頓挫,包括把斷句、重音說準確,她早早地就請瞭臺詞老師,沒開拍之前來培訓她的臺詞,她甚至去請復旦大學歷史系的教授跟她講述先秦這段歷史。”孫儷也直言:“羋月的臺詞比甄嬛難多瞭,每天大傢見面的話題就是‘你臺詞都怎麼背下來的?’”

從《甄嬛傳》的合作延續到《羋月傳》,鄭曉龍和王小平都表示,羋月這個角色非孫儷莫屬,“孫儷身上有假小子的味道,經常是她的想法直接反映到她的動作上,這跟羋月的前期特別像,我們在國內女演員中掃瞭一遍,孫儷演羋月是最合適的,不是因為她的名氣大,也不是因為我們曾經讓孫儷演過《甄嬛傳》,我們是因為甄嬛她演過瞭,我們對她的資質有過考察,覺得她演這個合適,所以我們就用瞭她。”

熒屏夫妻檔 導演編劇吵不停

值得一提的是,《羋月傳》首席編劇正是導演鄭曉龍的妻子王小平。其實,夫妻二人一直是默契的搭檔,從《北京人在紐約》、《甄嬛傳》、《刮痧》,靜電油煙處理機再到如今的《羋月傳》的劇本,均出自這對原《人民文學》夫妻檔編劇、作傢之手,他們已經為中國觀眾奉獻瞭多部膾炙人口的作品,隻不過王小平為人低調,從不肯臺前“爭功”,成就瞭鄭曉龍越戰越勇的電視劇事業。拍攝現場,這對夫妻卻可以為瞭藝術“翻臉不認人”,毫不給對方留面子。記者在探班現場就趕上一回。

拍攝中,王小平始終坐在導演椅後面,不時和導演交流,突然鄭曉龍對其發飆,起因是劇中一封小小的詔書:古代詔書有多重用途,鄭曉龍對劇本中對詔書的描寫提出瞭質疑,而王小平則堅稱早已查閱資料,劇本準確無誤。氣急敗壞的鄭曉龍直接起身走人,並“揚言”,“我現在就去網上一個字一個字地查,要是錯瞭,看你怎麼面對我?” 王小平也毫不示弱頂回去:“錯一個字我就給你一萬塊錢”。鄭曉龍“惡狠狠”甩下一句:“誰稀罕你這點錢!”說完就真的甩下劇組,揚長而去……

工作上吵吵鬧鬧成就瞭精品,生活中鄭曉龍和王小平的恩愛還是惹人艷羨的。一塊合作瞭幾十年,王小平眼看著鄭曉龍在片場熬白瞭頭發,她偷偷說,寫完《羋月傳》不準備再寫這麼長篇的作品瞭,因為心疼鄭曉龍,“已經六十多瞭,沒必要這麼拼瞭。”
3BED81E59EBBE634
arrow
arrow

    npn959hx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